重磅經濟數據今日三連發,目測這將是分析師孤枕難眠連夜奮戰趕報告的一晚。富二家的最強大腦、暖男博士分析師已經送上最新的數據解讀(詳情見二條《三月春風似剪刀…差?最新PPI和CPI全解讀!》)。
就在眾人圍著經濟數據同比、環比翻來覆去解讀時,不走尋常路的富二,卻悄悄注意到一則利好——
那廂,中國A股市場苦苦等待MSCI的“迎娶”,背后的曲折,堪堪可寫就一部男默女淚的長篇;而這邊,無獨有偶,中國債券市場卻率先有望“破局”,邁出國際化的關鍵第一步。
(1)摩根大通政府債券指數;
(2)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3)花旗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
此次,花旗有意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其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系列新增的一只債券指數。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已符合加入花旗三支現有政府債券指數的條件——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EMGBI)、亞洲政府債券指數(AGBI)、亞太政府債券指數(APGBI),具體的納入時間仍需要走相關的審定程序才可以確定。
一是最低市場規模需超過500億美元;
二是信用狀況,國內長期信用評級需要至少為標普A-以及穆迪A3;
三是市場壁壘標準,即缺乏進入障礙。
簡單來說就是,既要你是白富美,有房有地有資質,你也不能太清高。
據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發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債券市場約達63.7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三,妥妥一白富美,資質也不差,前兩項輕松過線。
單單第三條卻似乎成了過不去的“龍門”。長期以來,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限制開放。這也成了外方抨擊中國資本市場的依據。而今,這個壁壘在政府的努力下有所松動。
從時間軸來看,早在去年2月,央媽就開始拋磚引玉,放低身段了——據央媽公告顯示,允許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市,并取消了投資額度限制。
當然,境外金融機構投資者及其可投資產品種類甚多,此番隨取消了投資額度限制,但仍有諸多限制。終歸萬里長征,前行了第一步。
第二步,央媽明確發聲,昭示了自己的野心——
16年12月,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將為中國債券加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創造條件,并提出了包括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境內外匯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對沖、進一步明確對匯出投資本金和收益的規則等四項措施。
簡單來說,這境內外匯衍生品市場好比給外資建了條護城河。如若不然,即使咱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外資,外資也是躊躇不定、有賊心沒賊膽入。生怕一進來,哐當一下,人民幣來個大跌,給全兜里面了。
所以,這幾項措施足見央媽的誠意,當然還有其他一系列后續動作,富二在此不一一羅列了。
也許有客官直接了當的問了:富二,加入國外主要債券指數,于我何益?
你既誠心誠意的問了,我自要有板有眼的回答——
正式回答是: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升級,將成為國際外匯儲備和全球資產配置中的重要一環。
非正式回答是:意味著有更多的玩家進入,活躍國內資本市場。
其實,除了花旗,其他兩家全球債券指數也不再矜持,均已考慮是否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主要的固定收益指數,這些指數若接納中國市場,基金經理將被動買入中國政府債券,從而使其表現與這些市場一致。
富二帶客官,提前暢想一下——
若中國債券納入摩根大通指數,其所占比重大約會在10%,可能帶來200億美元的資本流入。
若中國債券納入巴克萊指數,其所占比重大約會在5-6%,可能帶來1000億美元的資本流入。
若中國債券納入花旗指數,其所占比重大約會在5-6%,可能帶來1200億美元的資本流入。
如此算來,如若中國債券有幸納入以上全部三大指數,則可能帶來約2,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72萬億元)的資本流入。也難怪,央媽如此賣力的招攬了。
MSCI亞太區主管近期離職,這位連續拒絕中國A股納入MSCI的山寨版喬治克魯尼終于“被迫”離職,富二腦洞一下,是不是也說明中國今年入主東宮有戲了?~
長按二維碼獲取富國基金微信號↓↓↓
FOF組合
一鍵購買
場內貨幣
基金定投